字數(shù):6505 字 閱讀時長:大約 13 分鐘 ?
奶奶的愛如溪流,源源不斷,流進我的心田。下面是閱讀網(wǎng)小編給大家?guī)淼挠嘘P奶奶的敘事抒情散文,供大家欣賞。
有關奶奶的敘事抒情散文:奶奶的花園
奶奶這輩子與花園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在我記憶中奶奶從來都是在花園中忙碌著,享受著。
小時候我很喜歡奶奶的農(nóng)家小院,這座磚瓦砌起的院子里,小巧的花園圍住了奶奶的春夏秋冬,圍住了奶奶的所有生活。歲月在奶奶的手中,在奶奶的四季更替的花園中漸漸消逝。大麗花、九月菊、荷包牡丹、干樹牡丹,還有那一層一層不斷綻開的月季,每天跟隨在奶奶的身后,我的衣服上都沾著花香,甚至連奶奶澆水的湯瓶上都沾著金黃的花粉,在我看來,有奶奶,那些花香就有了生命和靈魂。
我始終認為,我會永遠地聞到奶奶花園的香味。
可是,有一天,奶奶走了,奶奶走遠了。
奶奶的花園坍塌了,那些花朵失去了顏色,那些奶奶曾親手栽培的花朵在奶奶走后的時光里一朵一朵地枯萎,干癟,奶奶的花園消失了。
我固執(zhí)地認為奶奶的花園跟著奶奶走遠了。
十一年后,我坐在奶奶曾經(jīng)的花園中,似乎看到奶奶仍然坐在樹下,她不說話,似乎還在細細看著老井的磐石和粗繩,每一個人,每一寸瓦。留存在小花園的草與樹上的奶奶最后開心的笑顏,而今竟也變得恍如隔日。仿佛季節(jié)的流光還在暗暗涌動,我眼前晃動的只有不舍與唏噓。
我淚眼模糊,等視線再次清晰,那一團團的月季花像火苗一樣燃燒起所有我的情緒,“唯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占四時春”,蘇東坡背手言詩,空留下我在花前唏噓。
看著奶奶的月季,模糊的記憶清晰起來,我想努力追尋奶奶在那個秋天離去的軌跡,當然一個在等待真主邀請的人,還想確證這個世界的什么呢?
在一個清晨,我跟著父親和伯父,帶著一本古蘭經(jīng),走向奶奶睡土的小山上。我的腳步沉重地走在這條小路上,奶奶過去的音容笑貌一一在我眼前浮現(xiàn),我怕我忍不住號啕大哭,可是這對于靜靜睡在土中的親人無異是驚天動地,我忍住了。
這座小山靜謐而神圣,大片交錯的油菜花和小麥舒緩地延伸到山腳,多少年來,當?shù)仳\的人們把逝去的生命交給它,它也從未拒絕過,它從不吝嗇生命的展示,它從不間斷地接受著死亡,它又從不疲倦地創(chuàng)造著生命,這座小山本身成了一種奇跡。
每當誦經(jīng)聲回蕩在山間,它像母親一樣寬容,它認真地傾聽著人們生命最后的挽歌,然后用一抔黃土把所有的悲傷掩蓋住,從此天空因為她的寬容而多了一顆啟明星。
我跟著父親和伯父捧起了雙手,低頭面對墳地,低聲念祈禱,“親人們,愿你們吉慶,你們先走!”“某人一旦死亡,天仙就說,他帶走了些什么?人們則說,他留下了什么?”這些圣哲們的話在我腦中涌現(xiàn)。
“奶奶留下了什么?”“我們會留下什么?
山頂?shù)娘L景真美,清晨的紅日噴薄而出,遠方的巨大山脈在云氣中若隱若現(xiàn),人們可以看到山下這片養(yǎng)育了自己,最后又將送走自己的土地。而清真寺遙望著山,每日五拜的誦經(jīng)聲流淌在信仰與生命之間,高與低,讓人頓生敬畏。
誦經(jīng)聲密密地潑灑在山谷,遠處的牛低著頭吃草,時不時有敏捷的飛鳥,蝴蝶折翅棲息在花瓣,小蟲跳躍歡鳴,奶奶休息的地方長滿了小樹,我才第一次發(fā)現(xiàn)這里的生命比任何地方都要鮮活,眼界也不自覺的變得開闊起來,所見之處盡是生命的真相。
這份真相來源于一位母親一生的含辛茹苦,來源于一位奶奶滿眼的笑容和睿智,而這份真相是要告訴我生命即便化于無形的時候,仍要懂得川流不息的饋贈。一口新鮮的空氣把生命的陽光注入到腐蝕的靈魂,滿眼的綠意把生活的本真澆灌到干涸的心,所聽之處如畫般美好的靜謐滌蕩被蒙蔽的雙耳。
這些都是奶奶留下的遺產(chǎn),也是最為無私的饋贈。我泛著時間的小舟在人生的海洋中前行,卻在巨浪來臨前頓悟了奶奶留給我最珍貴的啟示——即便活著,也要懂得奉獻和贈予。
突然我才發(fā)現(xiàn),這其實是奶奶的另一個花園,奶奶去世后的這十一年她還在經(jīng)營著她的這一座花園,奶奶以一種近乎隱喻而又自然的方式操心著她的花園。奶奶的花園,依然開滿了月季,開滿了大麗花。
這十一年中小鎮(zhèn)滄海桑田,從沒想過穿過小鎮(zhèn)的寧張公路會變成這樣,在十一年后成為炙手可熱的旅行公路,車水馬龍,路很多,在紛繁的世界中,人們的選擇也很多,人們在信息化時代很容易選擇一處美景作為自己的精神棲息地。但可惜的是,選擇往往缺乏思考與終極追問,因為思考已經(jīng)被博人眼球的宣傳代替,終極追問也只是車輪下飛揚的沙土。每個人試圖讓自己的選擇個性化,但其實并沒有什么區(qū)別——因為選擇最后還是被手機代替,甚至成為一場無趣的炫耀。
而我呢,這十一年里年輕的我總想看到世界的最高點,追趕世界變化的每一秒,充滿了疑惑和迷茫,不安與驕躁。如果奶奶還在,或她會笑著對我說,這無非是情緒的炒作。但是奶奶從此不說話了,她只操心著她的這座花園,我知道那個喜歡摸我頭的慈祥的老人,我的奶奶,再也不會將她知道的睿智與感悟告訴我。
酸酸的鼻子傳來一陣又一陣的月季花香。
此時山谷里念經(jīng)的聲音歸于沉寂,我們便再次肅穆而立,望向生命終結(jié)的地方,父輩們沉默不語,又重新投入世俗的懷抱。走向熱鬧的小鎮(zhèn)還需要一條彎曲可愛的小山路,這條路連接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精神時空——現(xiàn)世與后世。
站在小鎮(zhèn)中,抬起頭是寧靜始終的奶奶的花園,轉(zhuǎn)過身是讓人措手不及的繁華。
看著父親略帶滄桑的背影,倔強地走向每一處喧囂,重新投入這個我們就從未真正理解的世界。我釋然了,我跟在父親后面,踏著父輩們的腳步往前走,而我們的后代也將跟著我們走,一代又一代?;蛟S奶奶在時,她肯定會說讓我走的比父親、比奶奶更遠,這樣當我最終回歸于平靜的小山時,我們也能為身后的世界留下點什么。
十一年倏忽而過,奶奶花園里的月季花始終如約開放,又悄悄凋落。小山還在那里,巋然不動,四季如常。奶奶還在她的花園里。
有關奶奶的敘事抒情散文:奶奶
奶奶已經(jīng)去世十多年了。記憶中的奶奶,穿著月白色長衫,銀絲般的頭發(fā)束在腦后,盤成一個小發(fā)髻,頎長瘦弱的身子,走路蹣跚。
奶奶是個童養(yǎng)媳,據(jù)說九歲時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兩個兄長從外省G市彎彎曲曲的山路,一路走到了福建這個山城L市的L縣,在當?shù)卣伊艘粋€富裕殷實而家中沒有女兒的人家,把奶奶托付給了家中主事的長者后,兩個兄長南下從軍。奶奶的兩個兄長當時也是動了腦筋的,估計認為這戶人家沒有女兒,會把奶奶當作自己女兒來看待;但奶奶還是擺脫不了當童養(yǎng)媳的命運,而且在家中是沒有一點地位的。九歲的奶奶個子矮,身量還不夠高,但踩在凳子上能做全家人的飯菜了,因為是大戶人家,人口眾多,凌晨五點她就得起床洗衣做飯??图胰艘郧霸缟隙汲該骑?,奶奶小心翼翼地把干飯端到兄長們的面前,等他們都吃完飯,自己只喝一碗得能照見人影的稀粥;在逢年過節(jié)家里偶爾殺雞殺鴨改善伙食的時候,雞腿、雞脯肉等肉多的部分都是給他們吃,奶奶只能啃些雞爪、雞翅尖。當奶奶跟我說起這些的時候,我還想著雞爪、雞翅尖比肉還好吃呢。
奶奶自從到L縣后再未回過家鄉(xiāng),在她的心里,家鄉(xiāng)或許只是一個遙遠的兒時的回憶。父親說,在他的記憶中也從沒見到兩個舅舅(奶奶的兩個兄長)來找過她,估計十之八九早就不在人世了。父親說這句話時,眼圈都是紅的。奶奶的家族經(jīng)歷了戰(zhàn)亂還是遭遇了什么變故,父母同時死亡,兄妹三人被迫背井離鄉(xiāng)?兩個兄長從軍后又經(jīng)歷了什么,為什么幾十年過去了沒有來找過奶奶?這在我們家是個解不開的謎,我們也不好在奶奶面前提起,擔心她想起往事就會傷心難過。
因為沒有娘家人撐腰,奶奶經(jīng)常被妯娌們欺負,而且在父親六歲時,爺爺也去世了,奶奶帶著三個孩子艱難度日。還好,奶奶自強不息,勤勞儉樸,清苦的日子也過得有聲有色。奶奶盡管不識字,但她識得大體,兒女有事多半和她商量,她都能拿出當家的魄力,拍下板子。七十年代初,我伯父和父親正值青年,奶奶拍板送他們?nèi)ギ敱?,即使是兩個兄長從軍杳無音訊,她仍然把自己的孩子也送到部隊。旁人都勸她:“你不要把兩個兒子都送去外地當兵啊,你女兒又遠嫁了,應該留一個在身邊,總要有人給你養(yǎng)老吧?!钡傉J為男兒志在四方,趁著年輕應該在外打拼一番,而自己更不能拖兒女的后腿。
等孩子們都成了家,奶奶也松了一口氣了,終于可以安享晚年。在我讀小學時,父親蓋了新房,他讓奶奶從老屋子搬過來一起住,可奶奶不愿意,她說自己過慣了一個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她認為年輕人和老人生活習慣不同,還是不要住在一起,父親勸說幾次無果后,知道她的脾氣,只好由著她。童年的我,因為調(diào)皮搗蛋經(jīng)常被父親責罰,受了責罰的我常跑到奶奶家,這里似乎是我的“避風港”。在奶奶家里,她常做拿手菜給我“開小灶”,每次她都盛好飯菜讓我先吃,看著我吃著她煮的可口的飯菜狼吞虎咽的樣子,她布滿皺紋的臉上蕩漾著慈祥的笑容。奶奶的拿手好菜有“糯米雞”和“漾豆腐”,糯米雞是先把糯米浸泡一夜,再把土雞斬大塊鋪在糯米上,隔水大火蒸熟,揭開鍋蓋,亮黃色的雞肉鮮嫩可口,白白的糯米飯浸泡了土雞鮮美的湯汁,油亮飽滿,清香撲鼻。而奶奶做的漾豆腐更是記憶中一道難得的美食,奶奶先把豆腐切成大小相仿的四方形,接著在鍋底抹上厚厚的一層白花花的豬油,等豬油融化,一股誘人的油香飄散開來,再把一塊塊豆腐放在油里面煎,等下面一層被煎成金黃色,就翻轉(zhuǎn)過來,煎另一面,在煎好的一面上灑上味精、鹽、花椒粉,再把下面一層翻上來,也撒上調(diào)料,把豆腐塊煎熟出鍋,在里面塞入炒好的香菇、肉末、蔥花等餡料。此道菜外焦里嫩,咬下去豆腐與各種餡料滲透出來味道相融合,頓時滿口芬芳,回味綿長。那種味道像存封的老酒,想起時就像揭開酒蓋,一陣沁人心脾的酒香緩緩從心里升起。而那種味道也成為我腦海深處不可磨滅的記憶,每次回憶起奶奶,就會想起她做的這幾道美食,想得五臟六腑都翻攪在一起,像得了病似的整個人都不好了,無精打采的。雖然平時也有機會吃到這些菜,但是再也找尋不到兒時記憶中的味道了。
奶奶對人對物都有著獨特的見解,她從不會看不起比她弱小的人,總是很慷慨地幫助比她更困難的人。有次,我正在奶奶家里吃著飯,一個乞丐走進來乞討,奶奶把他的乞食碗拿過去,先盛了大半碗的米飯,再往里面裝最好吃的葷菜,乞丐動容地對奶奶說:“謝謝你,好人一定有好報?!蹦棠陶f,“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雖然現(xiàn)在他當乞丐,很落魄的樣子,可誰知道以后他會怎么樣呢?不會一直當乞丐的?!蹦棠炭偸前炎约鹤詈玫臇|西送給別人,從不把剩菜剩飯施舍給乞丐,她用自己的行動教育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我讀到大學,奶奶卻更加衰老了,身體每況愈下。終于,有一天接到父親的電話,他沉痛地跟我說奶奶走了,當時我在外地讀書,來回舟車勞頓,波折周轉(zhuǎn),父母不讓我回去,我也就心安理得地呆在學校。寒假再回家的時候,與奶奶已是陰陽相隔,空余亂崗孤墳,奶奶的墳頭已是枯草叢生。我點起了一柱香,拔除了墳頭的雜草,祭悼完畢父親催促我回家,我回頭一瞥,看到墳前有株桃花在春寒料峭中迎風怒放,奶奶這一生,就像隨風飄墜的桃花,孤苦伶仃,獨自飄零,臨終也未能實現(xiàn)與兄長相聚的夙愿。愿這株桃花替我好好陪伴著奶奶,日出日落,花開花謝,讓她不再孤單。
有關奶奶的敘事抒情散文:奶奶的砂糖罐
八矮一回到家就倒在奶奶的床上哭個不停,今天中考揭榜,他只考了330分,對于八矮來說,沒有考到高中只有出去打工,一想到14歲不到就要遠離家鄉(xiāng)到福建和四舅學徒做衣服,他內(nèi)心崩潰了。
奶奶看到八矮一回家就倒在床上哭,知道他肯定是沒考好,奶奶沒有直接問八矮考的怎么樣,而是問他有沒有餓,此時的八矮躺在床上,面朝屋頂哭的鼻涕、眼淚已經(jīng)都分不清了。對于此刻的他來說,哪里能顧忌到肚子里餓沒餓。
正當八矮哭的上氣不接下氣時,村小賣部的五嬸跑來對八矮說,你爸爸從汕頭打電話來了,電話還沒掛,你趕緊跑過去接吧。其實八矮接不接都知道電話的內(nèi)容,前幾日媽媽和爸爸通話時就告訴過爸爸,今天是開榜的日子。
電話的那頭,爸爸果然是問八矮考的怎么樣,八矮小聲的說到考了330分,聲音小到自己都聽不清,電話那頭的爸爸大聲吼了一句,沒吃飯嗎?大聲點。八矮渾身一抖,這才提高聲調(diào)說到考了330分,電話那頭的父親一聽到八矮只考了330分,氣不打一處來,猛的把電話掛掉了。
悻悻的回到家里的八矮,沒有繼續(xù)躺在床上,而是坐在奶奶房門口的門檻上傻傻發(fā)呆,奶奶看到八矮回家后,端了一碗白米飯夾了點藕給八矮,但此時的八矮一點吃飯的心情都沒有,對于還未滿14歲他來說,出去打工無意是難以想象的。在老家,他去過最遠地方也就是30公里開外的縣城,而且到了大城市還要說普通話。
想到這些,八矮能捶打自己的腦袋,奶奶見八矮自己打自己的頭心里很是心痛,也明白中考落榜的他此時的心情,奶奶安慰八矮不要打自己了,邊說著邊走進房間,在一個梳妝柜上打開一個綠色的塑料桶,這是奶奶放砂糖的罐子,此時奶奶在砂糖罐里拿出一包麥片給八矮,說你不吃飯,就泡包麥片喝吧。
在八矮心中,奶奶是最疼人的,每次有好吃的都第一時間給八矮,由于奶奶比較疼八矮,八矮的弟弟總是抱怨奶奶。其實奶奶的砂糖罐里除了放紅糖或者白糖外,總會放些小零食,比如幾包麥片,幾顆大白兔奶糖,在90年代來說,大白兔奶糖、麥片是比較好的零食。
擦干眼淚,八矮起身泡麥片去了,靜下心來想了想,誰叫自己讀書不厲害呢,也罷,出去打工開開眼界。后面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買車票去福建。
在福建學徒的經(jīng)歷讓八矮更加堅定了自己人生的目標,既然自己不是讀書的材料只有靠雙手開創(chuàng)自己的生活,在外工作三年后八矮回到了他的家鄉(xiāng),此時的他已經(jīng)不是三年前那個八矮了,由于自己在景德鎮(zhèn)下火車時,已經(jīng)打電話告知家里,下午回到家,還沒走到村口八矮就遠遠的看到村口一個有點駝背的老人站在風中眺望,不用細看,一定是奶奶。八矮飛奔的跑向奶奶,3年未見奶奶,心里無比掛念這個年邁的奶奶,八矮從小是由奶奶一手帶大的,爸爸媽媽長年在外務工,對于奶奶的感情不亞于父母,所以看到奶奶站在風中等他,他心里很過意不去。
而八矮殊不知,3年未見的奶奶,也不再是那個能扛著鋤頭下地,身體健朗的奶奶。為了不讓孫子擔心,奶奶一直隱瞞著自己的病情,而這次站在村口等自己的孫兒也是咬著最后一口力,蹣跚的走到村口的。
把奶奶從村口攙扶到家中的路上,奶奶仔細的看著八矮,一路問候。到家后,八矮拿出自己在外面給奶奶買的蜂蜜、奶粉等禮物,看著自己的孫兒買的這些東西,奶奶臉上樂開了花,嘴里說到:我的八矮長大了,還知道疼奶奶了。
那天晚上,八矮習慣的躺在了奶奶的床上,或許是一路顛簸八矮倒在床上就睡著了,看著自己的孫兒睡覺了,奶奶給八矮蓋好了被子。給孫兒蓋好被子后自己坐在床沿邊,把八矮從外面買來的奶粉拆開,放了3小包在砂糖罐中,口中喃喃自語,等八矮餓了,就可以自己在砂糖罐中拿奶粉泡了。
次日清晨,八矮早早醒來,見奶奶還未醒,便輕手輕腳的穿好衣服,自己去廚房做早飯去了。自己在外面三年,除了學會做衣服外,也學會了獨立生活,雖然此時的他才17歲,但早已經(jīng)會做飯了。
做好飯后并沒有自己先吃,而是跑到房間里叫奶奶起床吃早飯,叫了幾句奶奶都沒有應,八矮走近奶奶床頭一看,奶奶的枕頭被口水打濕,舌頭僵硬的露在外面,無論怎么呼叫,奶奶硬是沒有回應,此時路過門口的劉姨聽見八矮大聲喊叫跑進屋里看看怎么回事,走近奶奶的房間,八矮哭著對劉姨說,不管怎么叫奶奶,奶奶就是不應。劉姨湊近一看,安撫八矮說,不要難過了,趕緊給你爸爸媽媽打電話,叫他們回家,你奶奶走了。
八矮不敢相信劉姨說的話,使勁的搖晃著奶奶的身體,無論怎么搖晃,奶奶就是沒有回應,此時,八矮像發(fā)瘋的牛一樣,用頭猛撞股皮,周圍的鄰居聽說八矮的奶奶走了,都紛紛跑來幫忙,見八矮用頭猛撞股皮,都紛紛跑來拉住他。
八矮的爸爸媽媽、姑姑、姑爺?shù)鹊谝粫r間趕回老家處理奶奶的后事,在出殯的那天,按照村里的習俗,長孫要抱著奶奶的遺像送殯,八矮看著奶奶的遺像,一路走一路哭,此時的他心里有很多話和奶奶說,自己在外面的三年里是如何想奶奶,可是,面對奶奶的遺像,他始終無法接受奶奶逝世的事實。
傍晚關山時,家人要把奶奶生前的所用之物全部打包運到奶奶墓前焚燒,八矮也幫忙著收撿奶奶的遺物,當拿到那個綠色的砂糖罐時,八矮心中想起了曾經(jīng)每次哭鬧時,奶奶總能在這個砂糖罐里拿出各種各種的零食出來,而此時的他捧著這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砂糖罐時,心中無比傷心,因為奶奶再也不會放零食到這個砂糖罐里了...
? 更新于:
- 上一篇: 有關女兒的散文
- 下一篇: 有關妻子的抒情散文佳作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chuàng)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和網(wǎng)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nèi)容,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