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厭詐的故事

閱覽3559 作者:佚名 來源:閱讀網 發(fā)布于
字數653 閱讀時長:大約 1 分鐘 ?

兵不厭詐的故事

“兵不厭詐”這則成語的厭是:滿足,詐:欺騙手段。用兵作戰(zhàn)可以盡可能多用欺詐的戰(zhàn)術迷惑對方,以獲取勝利。

這個成語來源于《韓非子.難一》,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zhàn)陣之間,不厭詐偽。君其詐之而已矣。

公元前633年,楚國攻打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救。第二年春天,晉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國曹國和衛(wèi)國,要他們與楚國絕交,才讓他們復國。楚國被激怒了,撤掉對宋國的包圍,來和晉國交戰(zhàn)。兩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對陣。

晉文公重耳做公子時,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國,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問重耳以后如何報答,重耳說:“美女、綢緞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給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國執(zhí)政,萬一遇到兩國發(fā)生戰(zhàn)爭,我就撤退三舍(舍為十里)。如果楚國還不能諒解,雙方再交手?!?/p>

為了實現當年的諾言,晉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國大將子玉率領楚軍緊逼不舍。

當時,楚國聯(lián)合了陳、蔡等國,兵力強;晉國聯(lián)合了齊、宋等國,兵力弱。應該怎樣作戰(zhàn)呢?晉文公的舅舅子犯說:“我聽到過這樣的說法:對于注意禮儀的君子,應當多講忠誠和信用,取得對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戰(zhàn)陣之間,不妨多用欺詐的手段迷惑對方。你可以采取欺騙敵軍的辦法?!?/p>

晉文公聽從了子犯的策略,首先擊潰由陳、蔡軍隊組成的楚軍右翼,然后主力假裝撤退,引誘楚軍左翼追趕,再以伏兵夾擊。楚軍左翼大敗,中軍也被迫撤退。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城濮之戰(zhàn)。晉國取勝后,與齊、魯、宋、鄭、蔡、莒、衛(wèi)等國會盟,成為諸侯霸主。

在這個故事中,還引申出另一個成語“退避三舍”,用來比喻退讓或回避,避免發(fā)生沖突。

? 本文由(水墨)編輯整理
? 更新于
分類
致詞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chuàng)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聲明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lián)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勇敢的父親

十年前的某一天,我從瑞麗乘車前往西雙版納。這種滇南最常見的長途車,途中常常會搭載那些在半路招手的山民,因此開開停停,頗能磨煉人的耐性。好在旅行中的人大都沒有什么急事兒,正好悠悠地隨車看風景。 將近黃昏的時候,途中上來一位黑瘦的農民,兩手牽著兩個年幼的兒子。雖然父子三人的衣服上都打著補丁...

?寓言故事及寓意

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 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情節(jié)高度凝練的故事中得到揭示。...

?思維的漏洞

思維的漏洞 在美國的西部地區(qū),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測試題。 一位培訓師給學員講課時,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家體育用品店來了一個聾啞人,要買一副滑雪杖,他便沖售貨員做出滑雪的姿勢,售貨員遞給他一副滑雪板,他搖了搖頭,又做出手拄滑雪杖的樣子,售貨員這才明白過來,就給他拿了一副滑雪杖。那聾啞人走后...

?拉封丹寓言:牡蠣與訴訟人

拉封丹寓言:牡蠣與訴訟人 這一天,兩個朝圣的旅客在海灘上看到一只剛被海浪沖刷上來的牡蠣。兩人眼饞地盯著牡蠣,用手指著它,爭論著該誰吃這只牡蠣。 一位俯身就要去撿牡蠣,另一位卻一把推開了他,說:“我們還是把話說明了,誰該有這口福。誰先發(fā)現這只牡蠣,誰就可以吃,另一個就只能在一邊待著。”...

?哥哥,下一輩子我要做你的新娘

老礦工死了,留下了一對孩子,一男一女,男孩八歲,女孩兒五歲,都不是他親生的,是他收養(yǎng)的孩子,男孩兒在前,女孩兒在后。 老礦工死于塌方事故,但他在的煤礦是黑礦,這樣的事情只能算他倒霉,那個年代塌方死個把幾個人,跟感冒發(fā)燒一般尋常,他的離去讓兩個孩子失去了唯一的依靠。 男孩兒為兄,叫李自強...
精品国产综合二区亚洲,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sm,亚洲国产精品91,国产在线高清伦片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