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金湖尋鳥記

閱覽3741 作者:玉笛書劍 來源:美文網 發(fā)布于
字數(shù)1929 閱讀時長:大約 4 分鐘 ?

喜歡攝影的人,不但喜歡拍山山水水,花花草草,人像紀實,逮到機會對一些動物也不會放過,這其中當然也屬鳥類首當其中。

鳥類是人類的朋友,也是一些狂熱攝影人追逐的素材之一。近日,隨十數(shù)位攝友一道,自駕去了東至縣的升金湖,尋找在這里冬棲的鳥兒,將它們納入我們的鏡頭。

早就聞聽升金湖是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qū),是國際濕地公園,屬淡水湖泊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適宜生物成長,還是具有“中國鶴湖”之美譽,顧名思義,這里定然是鳥類的天堂。每年的冬季都有大批的各色鳥兒到這里越冬,證明這里氣候適宜鳥兒,是鳥兒們冬日的樂園。早就欣賞過別人拍的升金湖的鳥,看這那些神靈活現(xiàn)的鳥圖,心中早就期待著有一天到這里親身體驗。

今年的冬日,愿望終得實現(xiàn);三個多小時的車程,夕陽西下,立于湖岸之上,沒見鳥飛,心已飛,想象著“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詩意景致。顯然,意境不如現(xiàn)實。

初臨時,天際云日相映,湖水波光粼粼,確讓我們有少許興奮,覺得天時、地利被我們趕到了。剩下來,就是我們各顯神通,用相機撲捉,自由的鳥兒。正當我們興致盎然的移動著找景,天色卻變得差強人意起來。天空雖不陰沉,漫天的云彩卻是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灰蒙蒙的。此時,對于攝影人來說是最不愿意遇到的天氣,即使是拍了也是平淡無奇。既來之則安之,總不能空手而歸,東尋西望,拍了一些不盡人意的景和鳥。天空的大雁,水中的野鴨,草叢的白鷺,總算讓我們的相機有了些用武之地。天色將黑,歲不盡人意,萬般無奈,草草收兵,到旅館住下,期待著次日的精彩。

第二日,天色微亮,在住宿的小鎮(zhèn)上的早點店對付一下早餐,接著到升金湖的靠西的湖岸,計劃是拍湖上日出。

天色一如昨天,依舊灰蒙蒙的,拍日出估計是泡湯了。遺憾之中也帶著期望,不過我們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找鳥,還是尋鳥吧!

迎著清晨的微風,稍帶些寒意,行走于湖岸之上,眼神四顧,腳下湖水褪下去的成片水草叢里,有著堆堆鳥糞,驗證了這里鳥兒不少。只是此時,這些鳥兒蹤跡全無,遠處一位老者騎于牛背之上,身前和身后大牛和牛犢跟行,我們幾位笑談如若是牧童就好了,不正是吻合詩人筆下描寫牧童的一些意境嗎?

慢慢的陽光終于穿透了云層,懶洋洋的湖面上也有了生機,也有了一群群大雁列隊從我們的頭頂掠過,我們的興致也被提了起來,手中的相機追隨著它們,對焦于它們,一旦覺得時機到了,按下快門。

湖面上,被陽光映射,折出金燦燦的光芒,被風拂起層層波紋,水天祥輝,如若那些鳥兒立于金黃之中,那又什么樣的場景呢?只可惜,是想當然而已。

既然是來拍鳥,凡是帶翅膀都不放過。天空晴朗,讓我們得到了些許安慰,懸的心終于放下,一心專注尋鳥。

偌大的升金湖,我們打一槍換個地方,目的是要找到理想的拍鳥地。轉悠了幾個地方,鳥不是很多,拍鳥的人也不多。不似我們去過的一些山水名景,拿著長槍短炮的攝影人,可謂是摩肩接踵。在這里看到的攝影人是寥寥無幾,偶爾的也是游客路過,見景起意,順便拍幾張。

偶然間看到幾個帶著攝影器材的人,湖中乘小舟而行,打聽之下,他們也是拍鳥的,在當?shù)厝酥更c下,乘舟前往湖中的小島上,尋找那些鳥兒,因為那里的鳥多。

我們也欲找船去島,同樣是當?shù)厝苏f,現(xiàn)在去鳥兒同樣和我們見到的一樣不是很多。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們一行打消了去小島的念頭,還是順著湖岸轉轉吧!

轉悠來,轉悠去,看到湖水上有鳥,我們就止步,專注于它們。與湖為鄰的池塘里嬉戲的鳥兒也讓我們興奮不已,因為它們也是野生的。

沿湖兒建的小村前的湖灘淺水處,一大群白天鵝棲息,吸引住我們的目光和腳步,看上去有百只之上,這是兩日來看到最多的一群。大家嘰嘰喳喳的討論如何去拍它們,而這群白天鵝那里會知道我們人類的想法,由于距甚遠,對于我們這些不速之客,不理不睬,依舊交頭接耳敘說著它們之間的故事。顯然,于我們心中的想法相去甚遠。大家想著辦法,是如何讓它們飛起,可是它們并被我們的大聲呵斥所動,依舊談笑甚歡。不知誰靈機一動,讓我用小型航拍器去驅趕它們,果然是好主意。

我將小精靈升于天空幾十米的高度,飛向這群天鵝,猛然之間不明之物的飛來,這群白天鵝顯然是受到了驚嚇,心中一定納悶和疑問,這是什么玩意來打擾我們。全都一轟而起,全都張開翅膀,急急如喪家之犬,向遠方高飛。在它們展翅欲飛的一剎那,場面頗為壯觀。百多只的大鳥一起飛翔,是我們平日根本無法看到的。大家按動連拍快門,如同機槍一樣掃向這群被驚飛的天鵝。

過后大家一致認為,拍了這群白天鵝是這兩天的最高潮部分和最大的收獲。由于我在操控小精靈,一心不能二用,沒有能夠拍到那震撼的場景,也算是憾事一樁。吃飯的時候,大家還在津津樂道今天難得的機緣巧合,總算是不虛此行。

拍了這群白天鵝,再也沒有找到令人激動的畫面了。不管怎么說,這樣有行動,就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收獲。

? 本文由(弦月)編輯整理
? 更新于
分類
致詞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chuàng)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聲明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lián)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雙頭俑

揚州雙博館,進入大廳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尊雙人頭蛇身俑。巨大的雕塑陳列在大廳的中央。左邊,揚州歷史博物館;右邊,揚州雕版印刷館。揚州雙博館由此得名。雙頭俑的兩個腦袋,分別指向兩個博物館,仿佛指路的箭頭。 雙頭俑,或者說雙頭雕塑這種藝術形式,在古代中國的出土文物里,并不少見。中國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媧...

?一壺春茶,千年月

鄉(xiāng)村的月光,如白玉盤一般,盛滿千百年的滄桑,承載著無數(shù)文人墨客的吟詠,游子的離別,情人的相思,或者將士慷慨赴沙場,或者兵荒馬亂、烽火狼煙……人間,無數(shù)故事在這輪月光中演繹,往事越千年,但鄉(xiāng)村仍在,故鄉(xiāng)也在。 鄉(xiāng)村有太多的悲歡離合,雞毛蒜皮讓它從初一忙到十五,把憂傷抹去,擦出一個圓圓的笑靨...

?尋找周瑩

知道涇陽有個吳家大院,這該感謝電視劇《那時花好月正圓》,七十多集的劇情,加上孫儷等藝人的微妙又高超的演技,讓那一段的歷史重現(xiàn)在今人的面前,也讓劇中的主要人物周瑩活躍在了人間。人們議論吳家,探討周瑩,探尋到吳家的祖上是在涇陽的安吳堡,這下涇陽安吳果真火了起來。 若干年前,朋友去過哪里...

?冬日里想起蒲窩子

進入了初冬時節(jié),我便想起了過去冬天穿的蒲窩子。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的冬天,山東膠東一帶農村的人們,常穿著蒲窩子站在門前的石頭上,溜達在寒冷的大街上。大人們穿的是大蒲窩子,孩子們穿的是小蒲窩子。雖說不怎么好看和跟腳,但在嚴寒的冬天里卻感到穿著最暖和,都喜歡穿它。兒時常聽到這樣的俗語:“金窩窩、銀窩窩...

?一直在你身邊

前幾天忙完辛苦的工作后,得知要放兩天假,激動的我第一時間給新新打電話,想與她分享這份喜悅。電話中得知她在我放假的第二天生日,可那天我的真的很忙怕沒時間去,雖然好幾次那句我一定去溜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心里一直默念著那句所謂的沒時間只不過是不重要而已,但還是怕信誓旦旦地答應她...
精品国产综合二区亚洲,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sm,亚洲国产精品91,国产在线高清伦片a